立夏节气的来历及养生方法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夏节气的来历及养生方法,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
立夏时节的由来
今天五月五日,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 。立字解见春 。夏,假也 。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
立夏节气一到,意味着夏天就将开始,此时的温度明显升高,炎暑降临,同时农作物也静茹旺盛生长,因此夏天是一个生长的季节 。
这个季节,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 。又五日,蚯蚓出 。又五日,王瓜生 。”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 。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 。
立夏养生方法

冰箱里取出的食物不要急着吃
天气热了之后,很多人都喜欢吃冰箱里面冰过的东西,感觉这样会更加的凉快,其实太冰的食物是不建议大家多吃的 。我们应该吃一些常温的食物,这样对于肠胃的刺激会比较小,不容易导致腹痛和腹胀这类的问题 。
另外冰凉的食物不仅是对于肠胃不好,还可能会引起头痛的问题 。相信很多人都曾经遇到过,吃了太多的冰淇淋之后,大脑感觉到缺氧了似的,头痛明显 。冰冷的食物对于多数体质比较差的人来说都是要少接触的,即使是立夏了也要注意 。
注重养心
立夏之后,由于天气十分的炎热,所以人的情绪也容易受到影响,很多人都会在立夏之后变得比较暴躁 。因此,在这提醒大家应该要注意养心,让自己尽量的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 。这样能让我们体内的热气减少,避免上火 。
保证睡眠
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劳 。因此,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想要睡眠质量好,应该保持卧室环境宜人,床单被套经常换洗,每天给卧室通风 。晚上尽量在十点左右上床睡觉,保持七小时到八小时的睡眠时间 。假如有条件午休的话,每天午休半小时左右会让人体力更好,大脑也能得到放松 。

多喝白开水是硬道理
由于出汗较多,有些人喜欢吃雪糕、喝饮料解渴消暑 。杨主任告诉采访人员饮料中含有色素和香精,雪糕过冷也容易刺激肠胃,因此除了运动饮料外,不建议人们吃雪糕、喝饮料代替水 。
平时要多喝白开水促进新陈代谢,多汗者可适量喝淡盐水,尤其是高温作业时要注意补水补盐;还可在做菜时多放点盐、吃偏咸的食物 。
重视午休
到了夏天,心阳为旺盛,功能强,当气温升高后,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 。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心火过旺 。此时人们不仅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 。“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 。因此,立夏之后,不妨来个午休 。
午饭后,人的身体为保证食物的消化吸收,全身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系统,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加上经过一个上午的工作或学习,脑细胞也处于疲劳状态,故有昏昏欲睡感 。通过午睡来进行调节,补偿夜间睡眠不足,能使人的大脑和身体各个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更有利于下午、晚上的工作或学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