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过敏 , 很多家长大脑反应出来的是皮肤痒、湿疹、长风团 , 而对于孩子反复出现的肠炎、大便带血丝、便秘、咳嗽等想都没想过可能会与食物过敏相关 , 尤其是母乳喂养儿 , 孩子出现的消化道异常反应更没考虑过会与过敏沾边…

文章插图
1、什么是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 , 它与食物不耐受都属于食物不良反应 。 全球儿童食物过敏的患病率为6~8% , 成人患病率是3.5~4%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 , 该病也越来越受到发现和重视 。 不是所有食物进入人体都会出现异常反应 , 免疫系统不成熟的婴儿或免疫系统受破坏后的孩子(如反复使用抗生素等)容易出现食物过敏 。
2、食物不良反应和食物过敏的区别
食物不良反应是指在进食某种食物后所发生的异常临床反应 。 食物中毒、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都属于食物不良反应 。 而食物过敏是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
不良反应 。 可以分为速发型(约43%) , 迟发型(约45%)和混合型(约12%) , 其中速发型是IgE介导(体液免疫)的 , 常在2小时内发病 , 迟发型是细胞免疫介导 , 大于2小时 , 甚至数天后发生 。

文章插图
3、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
急性的
食物过敏的最先、最常见的表现是消化道症状 。 进食一种食物后 , 快速出现唇、舌和上腭的血管神经性水肿 , 表现为明显口腔瘙痒或出现恶心、急性绞窄样腹痛、呕吐、腹泻等都应考虑为食物过敏 。 这些表现为IgE介导的过敏 , 也就是急性过敏 。 遇到这种情况 , 要及时停掉可疑食物 , 服用抗过敏药物 。
慢性的(慢性的更容易被人忽视)
食物引起过敏很多时候表现为慢性症状 , 比如治疗不见效的胃食道反流症、稀水便且排便次数增多、大便中含有血丝或黏液、经常不明原因的腹痛、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婴儿肠绞痛、拒食或厌食、顽固性便秘、肛周红肿、皮肤苍白且经常疲惫等 。 遇到这些情况 , 请教医生 , 考虑是否与食物过敏有关 。
如果发现儿童生长缓慢并伴有湿疹及至少一条胃肠道症状 , 包括胃食道反流症、稀水便且排便次数增多、大便中含有血丝或黏液、腹痛、婴儿肠绞痛、拒食或厌食、便秘、肛周红肿等 , 应该考虑食物过敏 , 家长应该请教有经验的儿科医生 。

文章插图
4、哪些食物容易引起过敏?
大家会说 , 这个我知道 , 不就是牛奶、鸡蛋和鱼虾蟹么?
消化专家实验室得出的数据是:90%以上的食物过敏由以下8类食物引起:牛奶、大豆、鸡蛋、小麦、花生、鱼、坚果、甲壳类海鲜(虾、蟹、贝类等) , 其中牛奶、大豆、鸡蛋、小麦占85% 。
想不到吧?!大家忽略的花生、小麦、坚果、大豆竟然也会上食物过敏原最常见食物的榜单!
5、儿科医生是怎样诊断食物过敏的?
主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诊断食物过敏 , 常用的体内实验包括:皮肤点刺(SPT)、特应性皮肤斑贴实验(APT)、口服食物激发试验(OFC) , 体外试验主要是血清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sIgE) 。
所以 , 当医生询问孩子的病史和饮食时 , 家长一定要重视 , 而且一定要由平时照顾孩子熟悉孩子身体和生活状态的家长陪同就医 。
6、食物过敏的治疗就是断开过敏原就可以吗?
当然不是 , 除了严格回避过敏食物 , 必要时还需要给予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对症治疗 。 这需要专科医生根据孩子情况定夺 。

文章插图
7、怎样科学回避过敏原不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和健康?
回避过敏原 , 需要专科医生指导
以牛奶蛋白过敏为例 , 首先应该严格回避奶制品 , 包括牛奶、奶粉、酸奶、蛋糕、冰淇淋、奶糖、奶片等 。 所有进食的加工食物中都要排除是否含有牛奶成分 。
推荐阅读
- 夏季养生小常识 两中医专家解答夏季养心秘方
- qq音乐直播在哪里视频专区
- 爱奇艺扫一扫在哪视频专区
- 爱奇艺倍速播放怎么弄视频专区
- 健康长寿听专家的 坚持走路
- 好看视频怎么下载视频专区
- 抖音同城怎么修改位置视频专区
- 自考这七个专业最吃香!
- 超适合女生报读的三大专业,你确定没兴趣吗?
- 报考这6类专业整容唱跳不需要更不用拼演技,轻松进入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