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我的宝宝很不听话 , 淘气得很““我那儿子很胆小 , 不敢跟其他人玩”……身为父母 , 你是否说过这样的话呢?如果你也曾不自觉在宝宝面前 , 说出了类似这样的字句 , 那么说明你也陷入了"给宝宝贴标签"这一危险误区之中 。

请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文章插图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可别小看了这简单的几句话 , 它带给宝宝的性格影响是很深远的 。 一些宝宝之后的行为偏差、不良习惯 , 甚至都和你此时对他的定义有关 。
在成人世界中 , 贴标签也并不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 如果自己的潜能还没有被充分发现的时候 , 被并没有了解你的人贴上了标签 , 定义为某一个你不认可的、不准确的形象 , 也会感觉不满、委屈、沮丧 。
而性格还未定型的宝宝 , 如同一张白纸 , 你给白纸裁剪出了一个形状 , 贴上了一个标签 , 很容易对他们的目前暂时的不良行为进行强化 , 甚至定型 。 家长总不自觉地对眼前看到的一切 , 用以往的标准和经验去给予解读和定义 , 而非深思其行为的源头 , 这将导致宝宝的性格成长出现更多的问题 。
【请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家长最容易给宝宝贴上的标签有"胆小羞涩"、"认生"、"自私"、"问题孩子"等等 。 很多时候我们热衷给宝宝下一个又一个定义 , 以方便我们自己 。 但却没有仔细地思考一下宝宝这些行为表现背后的含义和源头 。 宝宝为什么会这样胆小?为什么不喜欢将玩具分享给别人?其实每一项表现和改变都是有原因的 。
比如"胆小"、"认生" , 是很多宝宝都会经历的心理阶段 。 这个时候爸妈不要在宝宝或朋友的面前格外强调这一阶段的特性 , 让宝宝在潜意识里加强这个概念 , 而是应该用实际的方法帮宝宝解决 。 多带他和陌生人接触 , 多出去玩 , 认识新的小朋友 。 让他觉得陌生人没那么可怕 , 渐渐地就会变得开朗起来 。
比如"自私" 。 宝宝在2岁左右的时候 , 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阶段 , 这时他渐渐体会到"私有财产"和"我的"的意识 。 不愿意和别的孩子分享玩具、零食、书籍 , 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碰一下 。 这个阶段爸妈只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 就完全可以塑就宝宝良好的品质习惯 。 除此情况之外的"自私"现象的发生 , 只要爸妈用适当的方法来引导 , 也是可以改变的 。
宝宝在生长中的某些阶段 , 的确会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 , 而这些情况都不是固定的 。 家长没必要用语言、标签来强化这种负面习惯 , 而是给他发展变化的空间 , 才是宝宝最需要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