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老师版本手输

传统的教学手段枯燥无味 , 没有直观的形态供学生了解 。有了教案教学 , 使古板变生动了 , 抽象变形象了 , 深奥变浅显了 , 沉闷变愉悦了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更有利的使学生理解其意义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方便大家学习 。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方法
一、导入
同学们 , 上节课我们已经走过了潜水桥 。这节课我们走一走兰兰过的另一座桥 , 好不好?
二、品读领悟
(一)、学习塑料桥这一部分的内容
1、提示学习方法 。
师:上节课 , 我们已经有了过潜水桥的经验 。大家回忆回忆 , 潜水桥是怎么过的?

(1)找出这座桥的特点(与平常的桥不一样的地方) 。
(2)说说我们走在这座桥上的感受 。
2、学生自读课文 , 教师巡视指导 。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
(1)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塑料桥的特点:
轻巧 , 便于携带 , 塑料做成 , 空气做填充材料 。
(2)说说走在上面的感觉 。
又平又稳 。学生说出自己想象出来的感觉也可以 。

4、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 , 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 , 激发他们创造的愿望 , 对他们合理的新想法要热情鼓励 。如果有时间 , 可让学生把自己的设计画下来 , 再相互交流 。
(二)、师生互动 , 启发想象 。
1、兰兰的爷爷太神奇了 , 老师今天特别想当一回爷爷 , 带着兰兰去走一走这两座神奇的桥 , 你们愿意当一次小兰兰和爷爷一起去吗?(教师范读旁白和爷爷的话 , 学生读兰兰说的话并根据课文描述自由地做兰兰的一些动作 , 比如:吓得闭上眼睛等)
2、当读到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 , 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时 , 师问:从这句话中看出 , 潜水桥大不大?你觉得还可以说潜水桥像什么?(启发学生想象并学说比喻句)
3、读完第4自然段 , 师问:课文中的兰兰在桥里面看到了这些 , 现在你们都是小兰兰了 , 你们在桥里面看到了什么?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4、读完课文 , 师问:刚才我们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 , 如果你是桥梁设计工程师 , 你会设计怎样的桥?(学生想象说话)
(三)、反馈:你知道兰兰过的是什么桥了吗?(学生回答)
板书:潜水桥 塑料桥
1.要求学生再自读课文 , 思考:为什么说潜水桥和塑料桥非同一般?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请大家以四个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并填好调查表 。
潜水桥塑料桥

造桥地点水里小河上
造桥材料特别坚实的玻璃又薄又结实的塑料
的优点不仅方便交通 , 还可参观海底世界轻巧 , 体积小 , 携带方便
板书:教师按照学生回答 , 将表格填写完整
(四)、桥知识展览会 。
1、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知识的图片或文字材料 。
2、每2上小组推选较有代表性的材料在全班交流 。
3、将所收集的材料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中 , 供学生课后参观学习 。
三、巩固延伸
1、课后生字组词 。
2、出示课件中的练习题:让学生比较句子 , 说说体会 。板书设计:
32、兰兰过桥
潜水桥塑料桥
造桥地点水里小河上
造桥材料特别坚实的玻璃又薄又结实的塑料
的优点不仅方便交通 , 还可参观海底世界轻巧 , 体积小 , 携带方便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 背诵儿歌 , 感受祖国领土的辽阔 , 培养语感 。
2、能用音序查字法正确地查字典 。
教具准备
字典、小黑板、中国地形图 。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
注意引导认读:祖(zu)岭(ling)盛(sheng)
2、再读儿歌 。思考:短诗中描写了哪些地方的什么景色?
3、在地图上指出这些地名的位置 。
4、这时 , 你有什么体会呢?
5、再次练习朗读儿歌 , 试着背下来 。
6、小组合作练习背诵 。
7、展示背诵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