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裂变:30天内裂变1000个群( 二 )


网上付费课程资源一搜一大堆的那种,整理一些权威的、有公信力背书的内容,存为网盘 。实在不行淘宝问一下 。
“诱饵”完成 。也许你会问,既然这么好找,难道他们不会自己去搜吗?
个人感觉,资料整理还是需要一定时间成本的,大部分人也会质疑自己找到的资料的权威性,但是如果有人推荐,而且是现成的,那就不一样了,他们会更安心 。
需要注意的是,社群建起来后成员领取干货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可能会退群 。如果不想流失太快,那就多准备些资料,分阶段连续往群里扔,并强烈暗示:以后只要留在群内会有更多知识分享,甚至大咖答疑,抽奖等等活动!这样,群成员才有留下来的动力 。直到想到办法变现为止 。
2. 海报设计:版面清晰、目标明确、夸大诱惑社群海报的设计跟普通的APP开屏海报不太一样,可惜设计师不是运营,他们往往追求的是一种单纯的风格或表现艺术 。如果不事先明确设计要求,虽然他们画得很辛苦,可依然不是你要的结果,因为他们是真get不到你的点 。
1)社群海报的应用场合是群聊、朋友圈 。第一眼看到的是缩略图,所以,为了保证打开率,即使缩略图也要一眼就能看明白这个海报是干嘛的 。就像我们去农村刷墙,要求100米远就能清晰看到内容,否则就是不合格 。
2)画面感是次要的,但不代表可以丑到爆 。最重要的是合理安排你想表现的内容 。
3)信用背书、痛点文案描述、亮点内容、以及免费和紧张感,都需要体现出来 。
3. 文案描述:少绕弯子、不要文艺范,越直白越震撼拿来主义简单说明促销文案的4种写法,不再做重点介绍:
1)痛点型文案,恐惧性的问题描述+解决方案 。比如“你有多久没读完一本书了,抖音不是你的全部,100本电子书免费领!”
2)权威型文案,知名品牌或吸睛头衔+分享内容 。比如“北大妈妈给孩子的诗词课”“世界记忆大师冠军教你过目不忘”
3)获得型文案,产品名+收获XXX 。“掌握这一招,孩子不成学霸学霸都难”
4)速成型文案,耗费时间少+呈现效果 。“每天只需10分钟,教你1月减肥30斤”
4. 辅助工具是必备武器市场上有很多社群管理助手,比如wetool、建群宝、爆汁等 。免费的工具功能有限,不过关键词拉群,智能踢人,欢迎语,自动应答这些都是有的 。如果想玩的高级一点,就需要付费使用,比如可以生成定制海报,可统计扫码人数,可用活码连续建立普通群及拉手群大群 。
如果涉及公众号,还可以用任务宝在公众号内互动后拉群;可以用小程序群勾搭进行群保存群成员信息 。群直播也有同步软件,语音、图片、视频皆可同步,非常方便 。
另外,为了自动化加更多好友、朋友圈点赞等,我自己还用按键精灵开发了模拟手动点击的脚本 。模拟点击是外部操作,并没有触及微信的底层协议,所以合理使用不会有封号危险 。
工具用好了事半功倍 。但是工具虽好,不要滥用 。再次提醒,无论任何工具,一定遵循平台给的操作建议,遵循微信的规则,否则封了号就得不偿失了 。
5. 种子用户群的储备:冷启动并不容易我有一个习惯,做任何活动或者推广之前必定会看看竞品在做什么 。
可能有人会说,先入为主会影响主观发挥 。可是,目光狭隘、盲目行动、闭门造车造成的损失,不是后悔能弥补的 。很多竞品踩过的坑,自己千万不要再踩一遍 。吸取教训,并不一定非得自己犯错,别人的错也是教训 。
作品不能抄袭,但灵感是可以相互借鉴的,设计师喜欢逛花瓣,有自己的素材库;作者写文章有自己的读书笔记;同样,做运营的小伙伴也需要灵感来源,也必须有自己的活动案例库 。做用户裂变,则需要一批种子用户群体帮你实现最初的裂变 。
再好的活动,没有一定数量的种子用户作为第一波传播者,是不会有人知道的 。靠几个同事朋友圈传播太弱了,没有传播活动就会死掉 。
怎样才能快速积累社群种子用户呢?对于那些已经有原始客户积累的大佬,以下方法请忽略 。
我的做法是:
1)潜入竞品用户群,发广告
好吧,我承认并不光彩,但是用户精准,有时候很有效 。而且仅仅是干货分享而已,没有我方的品牌露出,对于竞品来讲不算是真正的挖墙脚 。
然后需要注意的是,用自己的号当马甲,同一产品的不同用户群就不要总是小号自己顶了,在群主看来明显是托 。入群方式尽量选择扫群主的码或者让小助手拉你进群,不要自己人邀请自己人,如果被发现广告,邀请人也会被清理出群,一锅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