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二 )



赶肖冲桥节
赶肖冲桥节是贵州省长顺县布依族传统歌会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历时三天 。节日期间方圆数十里的布依族青年,云集在当地的肖冲桥上,自由对歌 。通过歌声诉说衷肠,传递情意 。情投意合者,进而结成终身伴侣 。

更好慕节
更好慕节又称吃新节、尝新节,布依族传统节日 。因各地稻谷成熟期不同,没有固定的日期,各地过法也不一样 。一般是在稻子刚成熟时,舂些新米煮熟,先敬祖再品尝,以表示秋收季节来临 。贞丰县一些布依族收完庄稼,取几升最后收完的一块田里的糯谷炕干、舂好、打成粑粑,再杀一只刚开叫的公鸡祭祖,表示今年已获丰收,预祝明年取得更大丰收 。安龙一带布依族,在尝新米饭之前,要先舀一碗给狗吃,这是为了感激传说中的小狗帮助芒耶从神洞取回谷种的功德 。云南省罗平县的布依族,节前十天人们就纷纷带信邀请亲朋和家族中已出嫁的姑娘和姑妈回来过节,同时备办各种节日吃食 。节日晚,各家烹调上等好菜,煮新糯米饭敬献祖先,然后大家欢聚品尝 。有的青年人还组织规模较大的庆丰收宴会,一般由姑娘们发起,敬请德高望重的老人赴宴,几张桌子连成一排摆在堂屋内,老大爹坐上席,老大妈坐下席,姑娘、小伙儿各坐一边 。席间青年男女对唱庆丰收山歌 。

红苗洞歌会
红苗洞歌会是贵州省红苗一带布依族传统歌节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举行 。

猴节
猴节是贵州省荔波、独山一带布依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进行 。因为这个季节是春寒乍暖、一年的活路刚刚开头的时候,所以布依族又称“猴节”为“动土的日子” 。节日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上山采一捆香藤、到田里采一些梅花菜、挖几丛石菇,然后将香藤捣烂,放在清水里浸泡,过滤后用香藤水泡糯米,再把糯米、石菇、梅花菜蒸熟,合在一起打成杷,也有的烙成大饼 。初二这天吃罢早饭,人们便带着这种散发着特殊香味的“香藤杷”,涌向山顶,尽情地歌唱、玩耍 。孩子们更是无比兴奋,他们比赛爬山、比赛爬树,还比赛打野艾菜,象山猴一样无拘无束,冬眠的山野又开始沸腾了 。这一天,人们除尽情玩乐外,妇女们还要认真翻晒、筛选种子,男人们要精心检修各种农具 。一过猴节,便预示农忙时节到了,告诫人们,从这天起要心往农田上想,劲往农田上使,协力迎接新的丰收 。

祭田神
祭田神是贵州省布依族民间祭祀节日,每年插秧结束后择日举行 。举行祭田神仪式,意在祈求田神保佑当年五谷丰登 。祭祀时,除设供行礼之外,还要唱《祭田水口歌》:“田水爷,田水奶,摆好吃的请你来!赐福半年好兴旺,谷粒大来谷穗长,颗颗饱得象雀眼,密密缀满穗杆上!赐命禾苗壮又实,倒伏的叫它挺直,睡觉的把它唤起 。株株长得比眉弯!今天杀鸡敬供你,明年隆重再献祭 。”

九月九
九月九是贵州省布依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举行,节期三天 。布依族信仰多种神灵,这些神灵有的与人为善,有的专做恶事,在九月九这天,各个村寨的布依族要举行扫寨活动,接连三天,意为驱走一切邪恶的鬼怪,庆贺秋收,对养育了他们的土地报以感激之情 。祭品主要是猪或牛,宰杀完后供于灶前 。扫寨活动仅限于村内年长的男性和巫师参加,当日村里的其它人都必须躲避出去,待扫寨完后方可回村 。以后的两天,村民不能拿水、火等物外出,在扫寨节前有人若有事出寨,也只能在扫寨完全结束后才能回来 。为提醒外村人在扫寨期间不能进寨,还要在路口设一个标记,即用草绳扎两把木刀和一些冥纸 。

看会
看会是贵州省福泉县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一日至二十六日举行,正会期是六月二十四日 。该会是向灌口二郎神求雨的一种祭祀庙会,已有很悠久的历史 。看会的祭祀活动由二郎会主持 。六月一日要举行“发兵”仪式,人们敲锣上街告喻群众看会已开始,二十三日要迎“齐成菩萨”,即抬着齐成菩萨和一些小佛像在街上***一周再放回二郎庙内 。二十四日早上为“天狗扫街”,即拉一带轮的木雕天狗***,沿街居民杀鸡以血淋之 。中午,主祭人焚香上供迎二郎神,随后抬着二郎神像游街祈雨 。一直抬到南门通远桥边 。然后,十六人抬正杠,十六人拉纤索,爬坡进城并追捉“开山”、“押班”(开山、押班均由人装扮,分别戴黑、红脸壳,身着铠甲,行于二郎神前),擒后便放,放后又擒,如此反复 。沿途人家在门前设祭,抬祌轿者分食祭品,夕阳下沉方归,俗称“跑坡式” 。陆坪一带则是“换神式”,即抬二郎神到马黄井再换土地菩萨游街,第三天再用土地菩萨换回二郎祌 。牛场一带是“穿花式”,在街中心搭高台祭棚,上坐六个童男童女,主祭人读毕祭文,众人即抬二郎神穿街过巷 。当地相传六月二十四日为二郎神诞日,此日祈雨,多有应验 。祈雨毕,人们还要对歌、跳芦笙舞、唱戏等,参加者数以万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