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数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五 )


三、抓好“三中” , 树立学习信心 。
抓好“三中”即中等题、中等分、中等生 , 对学生来说认真研究好中等题、拿好中等分是基本 , 是高考信心的保证;抓好中等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我们的学生实际就是这样 , 我们必须实事求是 , 做太难的题 , 一个学生没有基础 , 做不了 , 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做太简单的题 , 又不符合高考要求 , 所以我们把中等题作为练习的重点 。
四、注重“三点” , 培养学习习惯 。
高三复习注意到低起点、重探究、求能力的同时 , 还注重抓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信息点、易错点、得分点 , 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 , 养成规范作答、不容失分的习惯 。我们的学生基础一般 , 所以 , 一点要根据学生实际 , 放低起点 , 把学习的内容分解为学生容易把握的一个又一个知识点 , 把步子迈的慢一点 , 通过练习 , 及时反馈 , 把学生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
【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数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五、“内临”“外界” , 关注全体学生 。
认真分析数学临界内的临界生和临界外的临界生的学习数学的状态 , 采用分层管理和分层教学 。比如说每次测试都能在前10名分以内的同学 , 应给他们以自由度 , 课后可做一些适合自己的题目 。对一些优秀学生 , 我们采用了科组集体力量加强提高辅导 , 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 增强有效性;对一些数学“学困生” , 采用了低起点 , 先享受一下成功 , 然后不断深入提高 , 以致达到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进步和提高 。尤其在考前 , 我们对优等生和数学“学困生” , 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 , 个别辅导 , 或交换老师辅导 , 有的放矢 ,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第二部分:对新高三的几点建议
一、一轮复习应细 , 但时间不宜太长 。
作为数学科的教学 , 第一轮复习知识、方法、题型要全面一些 , 不仅求数量 , 更重要的是求质量 , 是实实在在的学会 。例如例题分析 , 就不能只有老师讲 , 要给学生思考时间 , 学生先做一做 , 做5-10分钟再讲 , 老师在讲时要动员学生参与 , 领着学生读题、分析、板书、归纳 , 不能放过影响成绩的任何一个细节 。
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体会综合题是怎样入题的 , 怎么样书写的 , 得分要点是什么 , 又包含哪些规律与数学思想方法 , 特别是数学思想方法 , 作专题讲是没有多大用的 , 高考又要考 , 所以平时要渗透到每一个试题中去 。虽然一轮复习要细 , 但战线不可拉的过长 , 这样容易造成复习到后面忘了前面的内容 。
二、二轮应按知识或题型为模块复习 。
往届的二轮复习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思想和方法上 , 常常是老师讲的有条有理 , 头头是道 , 学生也能听懂 , 但往往与应用结合不到一块 , 见不到实质性效果 。所以二轮复习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考试大纲 , 有针对性的进行题型训练 , 从这一届的情况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
三、充分利用好周练 , 做好巩固和检测工作 。
周练各个年级都有 , 但高三的周练应有别于高一高二 , 高一高二处于学习新知识的阶段 , 周练的内容当然应以近段学习的知识为主要对象 。而高三处于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提高的阶段 , 所以高三的数学周练小题应出复习过 , 解答题应有两道高考常考的而还没有复习的题型 。通过这种形式也可以了解学生的不足 , 以便在下面的复习过程中有的放失 。
四、“重读”考卷 , 在纠错训练中提升能力 。
在平时的教学和阅卷后 , 我们感到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主要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双基不扎实 , 认知结构不完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扎实 , 常用公式记不准确 , 造成了不应该的失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