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写作入门:98%的人思考方向就全错了( 二 )


按照当今“愚乐至死”主流意识形态来判断, 人们普遍认为“能吸引眼球、引发大量传播、热议的”就是好文案 。
然而我们都忘记了一句古老的真理了么?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 。
注意, 我们必须时刻紧扣文案写作的目的:影响用户态度 。
换句话说, 就是让用户对产品的好印象(特殊优势)牢牢印刻在心智之中, 一旦他们拥有购买动机时, 有大概率能使我们的产品列入用户的候选决策列表中(当然能成为唯一的决策对象是最好) 。
PS.影响用户态度为目的文案本身不能操纵用户购买动机, 而以转化率为目的的文案其背后的本质通常是以“利益”操纵用户动机 。
想清楚这一点异常重要, 这给到我们判断一个文案究竟是否成败的标准:能否让用户把「好印象」牢牢「记在」心里 。
而业界普遍的文案倾向却都是“吸引眼球、传播量大”, 这一不小心就完全是本末倒置 。
比如, 李少加前几年看的一则某品牌辣椒的文案:
“辣酱, 还是公的香” 。
这个确实吸引眼球, 也在我心智中留下了一个印象, 但是, 这却是一个让我极度反感的文案, 结果是, 我在超市购买时反倒会刻意不选择它 。
如果在美国, 这类文案还极可能引发女权主义的抵制 。
至此, 我们可以将写出一份好文案的进一步定义为:
把你要传达的产品「独特竞争优势」制成记忆香水, 让哪怕是路过的吃瓜群众也能牢牢印刻在心智中 。
那, 通常一个产品(商品)都有不止一个亮点, 甚至是很多, 在具体撰写文案时, 究竟要突出几个优势点呢?
文案写作第三步:明确想要传达的独特亮点, 就一个, 不要再多
给你一个坚定的眼神:一个 。
对, 不是张艺谋那部《一个都不能少》, 而是, 一个都不能多 。
如果你们老板、或产品、或技术同事有些实在想突出的不得了的功能, 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请求你体现多一个亮点, 那请你务必保持你的原则:还是一个 。
而如果他们把刀架在你脖子上……
【文案写作入门:98%的人思考方向就全错了】嗯, 挺起胸膛, 勇敢点:咬咬牙, 从了吧 。
但是, 请务必在排版上削弱另外的辅助亮点, 最终仅突出的点, 还是, 一个 。
你问我为什么那么执着于体现「一个」核心亮点, 理由很简单:
无论是我个人经验, 还是认知心理学的大量实验均证实:大脑只善于记住一个命题
不信, 翻翻自己的大脑, 我们耳熟能详的产品有哪个能同时体现两个以上核心亮点的?
“困了累了喝红牛”
“怕上火喝王老吉”
“农夫山泉有点甜”
那, 在实际文案写作时, 怎么选取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呢?
如果你家产品亮点、定位一直都很清晰, 或者你们老板(或甲方)有要求指定传达的亮点, 那可以直接跳过这一步了 。
但如果你们产品的亮点功能有多个, 或者刚研发(研制)了全新的亮点, 那具体文案写作时该如何选取呢?
选取「主流用户」最在乎的点 。
比如, 百达翡丽手表的主流用户是中年高收入人群, 儒雅传统, 重视家庭
而劳力士手表的主流用户是中青年的成功创业者, 野心勃勃, 进取性强
针对不同的主流用户, 我们就要将文案创意往相应用户在乎的事情上靠 。

文案写作入门:98%的人思考方向就全错了

文章插图

没人能取悦所有人 。 而一旦一个产品(商品)尝试讨好所有人的时候, 它就将变得什么都不是了 。
当我们确定了主流用户, 并把唯一一个独特竞争优势(文案诉求)确定后, 紧接着就该考虑如何将文案“雕刻”的过目不忘 。
那, 怎么写呢?
文案写作第四步:把独特竞争优势写进用户记忆中
如何让用户难以忘怀呢?
最不费脑的方式就是简单重复, 以「知乎」为例, 我们可以模仿“怕上火, 喝王老吉”, 将文案写成:“有问题, 上知乎 。 ”
这样有效么?对于没用过“知乎”的潜在用户而言, 看一遍, 没用 。 看两遍, 依然没用 。
要看多少次才能生效呢?
基本上, 至少需要在同一个用户接触文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七天、一个月, 以及一年之后分别能再接触一次, 才能产生较为强烈的“永久记忆” 。
显然, 没有多少企业能支持如此之高的广告预算 。
正因为如此, 我们只能从“文案内容”本身来尝试建立长久记忆, 这也正是体现文案人水平的时候 。

推荐阅读